欢迎访问扬州大学附属医院(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)
热点搜索:文章 咨询
        当前位置:首页 >> 就医服务 >> 健康宣教
就医服务
健康宣教
发生化工安全事故如何急救?
发布日期:2019-03-27 浏览次数:15351

一旦发生苯等化合物泄露、爆炸等安全事故,爆炸引起的泄漏会造成相关物料泄漏。苯、对苯二胺等物质(以及它们的不完全燃烧产物)在泄漏后,有可能会对当地的水源造成危害。苯的沸点低,挥发成气体后,也会造成吸入性伤害。因此,科学急救非常重要。

一、救援措施

第一时间将当地群众转移事故现场。避免遭受有毒空气的伤害。撤离时,往上风方向走,注意弯腰前行,如有浓烟可用湿毛巾遮住口鼻,避免乘坐电梯扶梯。很有可能发生二次爆炸,不要围观。撤离时,应注意保护老人小孩的安全。若时间允许,必须有组织、有秩序地进行撤离。

有些气体的毒害比较明显,保险的做法是,等到环境监测显示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时,再回到原来的住所。

紧急救援和处置爆炸现场。据国家应急管理部《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》要求,危险化学品爆炸等事故发生后,发生事故的企业应当立即启动企业预案,组织救援,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由当地政府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,按照相关处置预案,统一协调指挥事故救援。

危险化学品爆炸的一般处置方案:

1.接警。接警时应明确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、地址、危险化学品种类、事故简要情况、人员伤亡情况等。

2.隔离事故现场,建立警戒区。事故发生后,启动应急预案,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、火焰辐射热、爆炸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,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。

3.人员疏散,包括撤离和就地保护两种。撤离是指把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。就地保护是指人进入建筑物或其它设施内,直至危险过去。当撤离比就地保护更危险或撤离无法进行时,采取此项措施。指挥建筑物内的人,关闭所有门窗,并关闭所有通风、加热、冷却系统。

4.现场控制。针对不同事故,开展现场控制工作。应急人员应根据事故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,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。

二、救治措施

事故发生后,个人要第一时间撤离现场并对自我健康状况进行排查,采取必要措施,防患危害。

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。

眼睛接触:立即翻开上下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,至少15分钟,就医。

吸入:迅速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。如呼吸及心跳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。就医。忌用肾上腺素。

食入:误服者给充分漱口、饮水,尽快洗胃。就医。

烧伤记住五字原则——“冲”:即时冲淋降温;“脱”:除去燃烧后的衣物;“泡”:将烧伤创面在自来水下冲淋或浸入清洁的冷水中,直到疼痛显著减轻;“盖”:创面用清洁的敷料、毛巾等覆盖,别随意涂抹抗生素、消毒剂或有色的物质;“送”:尽快就医。(来源: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)

扬州大学附属医院(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) 主办
Copyright © 2018-2026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.
版权所有:扬州大学附属医院(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)    苏ICP备05038455号-1

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40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