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扬州大学附属医院(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)
热点搜索:文章 咨询
        当前位置:首页 >> 就医服务 >> 健康宣教
就医服务
健康宣教
秋冬交替,下列疾病防控是重点
发布日期:2022-11-11 浏览次数:7258

正值秋冬季节交替,昼夜温差加大,呼吸道传染病、病毒性腹泻等多种传染病进入高发期,扬州疾控提醒市民加强防护,预防疾病侵扰。

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流感是秋冬季需要重点关注的呼吸道传染病。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,国内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点多、面广、频发的特点,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。

市民要一如既往做好疫情防控措施

1、非必要不前往有本土疫情的地区。关注国内中高风险区动态变化和病例活动轨迹,非必要不前往有中高风险区或有本土病例报告的地区;确需前往时,应了解当地防控要求,严格做好个人防护,落实核酸检测、减少聚集等健康管理措施。

2、跨地区流动人员及时主动报备。来扬返扬人员请提前通过“扬城E健行”小程序主动申报来扬信息,并及时向所在社区(村)和单位(或所住宾馆)报备,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、健康监测等各项措施。

3、配合做好“落地检”。来扬返扬人员抵扬后2小时内到就近的核酸小屋完成“落地检”,同时从抵达当天起连续三天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(含“落地检”)。抵扬后三天内请严格居家,非必要不外出,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,不得进入公共场所,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
4、日常做好个人防护。坚持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常通风、少聚集、用公筷、分餐制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。

5、出现症状及时就医。如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,及时就诊。

6、新冠疫苗接种仍未完成的,请及时补接种。

流行性感冒是冬春季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,其特征是传染性强,传播迅速,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也可以通过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。部分体弱者和老年人患病后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,故儿童和老年人是重点防范对象。

流感一般起病急,主要表现为:发热(可出现39-40℃高热),伴畏寒、寒战、头痛、肌肉关节酸痛、乏力等全身症状,常有咽痛、咳嗽,可有鼻塞、流涕、胸骨后不适等,也可有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,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。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、继发细菌性肺炎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休克等多种并发症。

预防流感这样做

1、接种流感疫苗。

2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习惯。常通风,戴口罩,勤洗手,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。

3、流感高发季节,尽量避免前往人员拥挤、通风不良的场所。

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类感染性腹泻,常见的病原有轮状病毒、柯萨奇肠道病毒、星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等。病毒性腹泻好发在秋末冬初,感染对象以婴幼儿、学龄儿童和小学生为主。潜伏期短,数小时至3天,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,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,严重者出现脱水症状。

诺如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有明显的季节特征,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3月,近几年秋冬季暴发疫情呈高发态势,各类学校秋冬季发可能性大,亟需引起各地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,学校、托幼机构、养老院等集体单位为重点防范场所。

防控建议

1、注意饮食卫生,养成饭前饭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,同时加强体质锻炼。

2、不要让孩子吃生冷食物和生水,使用的奶瓶、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、煮沸消毒。

3、加强知识宣传,加强对幼托机构和学校的指导。

4、一旦出现类似症状,及时就医。就医过程中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。

疟疾俗称“打摆子”,是由按蚊叮咬引起的的虫媒传染病,是热带病中的“头号杀手”。其发病的典型症状是发冷、发热和出汗,发作后进入间歇期,隔一日或数日会再次发作。疟疾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持续高热、呼吸窘迫、意识障碍、昏迷、全身衰竭等重症表现,严重时危及生命。

防控建议

1、早发现早治疗。疟疾可防可治不可怕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早诊断、早治疗将缩短病程,避免加重病情,避免再传播。目前治疗疟疾首选药物是青蒿素,其疗效高,疗程短,副作用少。

2、注意防护。对付疟疾目前尚无有效疫苗,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“不被蚊子叮咬”,禁止疟疾患者献血。如果到非洲、东南亚等境外高疟区经商、务工、旅游等人群务必做好防护措施。境外归国人员如果出现发冷、发热、出汗、身体不适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并主动告知境外旅行史,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后,尽快进行疟疾快速检测筛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(来源:扬州疾控)


扬州大学附属医院(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) 主办
Copyright © 2018-2026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.
版权所有:扬州大学附属医院(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)    苏ICP备05038455号-1

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403号